为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强化求职就业意识,更加明确自身职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树立正确的创业观。2025年4月18日,由重庆移通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办,智能工程学院承办的就业沙龙第271期——重塑简历,凸显核心竞争力在万画影城教学厅四号教学影厅举办。本次就业沙龙第271期特邀到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重庆市合川区创新创业导师库成员、重庆移通学院创新创业高级导师——卢伯年老师为智工学子讲解在未来的就业求职的关键一招——简历制作。

简历炼金术:如何用STAR法则与黄金排版在8秒内征服HR?
活动伊始,卢老师强调了运用STAR法则提炼经历、通过 STAR 法则清晰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利用A4纸黄金2/3区域突出重点等方法。卢老师指出结合黄金排版让简历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就能在 8 秒内吸引 HR 的注意力,增加获得面试机会的可能性。

自我评价的“去水化”革命
卢老师强调,在求职过程中,简历的自我评价常常成为 “注水重灾区”。卢老师指出,千篇一律的表述,诸如 “责任心强”“学习能力强” 等,不仅无法吸引招聘者的目光,还会让简历显得空洞无物。就好比能接受加班不如说在考研机构实习期间,连续2个月单日工作14小时仍保持100%客户满意度。

设计陷阱:形式与内容的博弈
针对学生热衷的"另类模板",卢老师强调,形式与内容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形式层面来看,简历的排版布局、字体字号、颜色搭配等都至关重要。例如,一些求职者为了彰显个性,使用过于花哨的字体或色彩,导致简历在打印或线上浏览时出现显示问题,反而给招聘者留下糟糕印象。卢老师建议,简历的字体应选择简洁易读的宋体、黑体等常规字体,字号控制在合适范围,整体颜色搭配不宜超过三种,以保持简洁大方的视觉效果。同时,合理划分简历板块,如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项目经验、技能证书等,各板块之间留出适当空白,增强简历的层次感和可读性。

本次就业沙龙第271期——重塑简历,凸显核心竞争力为智工的同学们提供了一次学习提升的机会,也让同学们对简历的制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未来学院将持续开展此类富有意义且对同学们就业有重要作用的活动,助力同学们更好的寻找合适的岗位。
学生心得体会
学习了卢伯年老师所说的简历的黄金2/3区域法则让我恍然大悟。过去我把重要信息分散在简历各处,现在懂得将核心竞争力集中在中部区域。上1/3放关键信息,中2/3突出项目经验和技能,下1/3简略补充。调整后,简历重点突出,阅读体验大幅提升。这让我明白,好的简历设计要顺应HR的阅读习惯,而非单纯追求美观。
——智能工程学院2022级袁海双
卢伯年老师所说的删掉形容词,用“数字说话”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我把模糊的“擅长团队协作”改为“带领5人小组完成项目,提前2周交付”;“学习能力强”换成“3个月自学Python并开发2个小程序”。这种改变让简历更具说服力。现在我会主动记录工作中的量化成果,为简历积累素材。数据不仅能打动HR,也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能力。
——智能工程学院2023级蒋金洪
作为对设计有兴趣的学生学生,我曾过度追求简历的视觉效果。听了卢老师的重塑简历,凸显核心竞争力讲座后,我改用简洁的左右分栏式,确保信息密度适中。关键信息加粗,每段不超过3行,使用项目符号分点。这种克制反而让简历更专业。我认识到,简历设计的首要目标是高效传递信息,而非展示设计技巧。好的简历要在形式和功能间取得平衡。
——智能工程学院2024级于炎林
撰稿:就业助理团
摄图:就业助理团
指导老师:李杨、吴丽玉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